万年历 > 万年历资讯 > 因为此前与上海家化股权合作的一波三折

因为此前与上海家化股权合作的一波三折

2013-02-18 17:48:44

  2013年始,因为此前与上海家化股权合作的一波三折,加之近期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的一系列微博吐水,让六十年历史的国表海鸥的命运又成为办公室谈资.联想起一年多前,我曾听闻一个八卦:海鸥正寻求入赘奢靡品王国LVMH,今天才知道只是一厢情愿的发梦.改制以来,海鸥表一直在寻找产品全线高端化的通途,以贵金属和陀飞轮两张"王牌"轮替叠加,努力搓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蓝领气味.可惜,磨蹭半天,春华秋不实,暧昧也变成了撒娇.最近有报道说,其一款168万元的表自2010年推出迄今一共只卖出了两块.
  凯恩斯将人的欲望分成两类:一是维系生存的硬需求,二是但愿超过他人糊口的软需求.我们从不靠穿着哈里温斯顿来取暖,也鲜有拿着郎格双追针来掐算泡利便面的时间.奢靡品恰是为了知足大家的第二种欲望而存在,醒目刺眼,人无我有.这种欲望和硬需求一样古老,也一样庸俗.
  我能了解有一众仁人志士仍旧以炽热的中国心力挺海鸥的高端化战略,热切盼望着中国人也能有自己的宝玑.但我蝇营狗苟地觉得,对于这样的赤子之情显然有两个题目是绕不外的:1.你愿意戴一块"Made in Tianjin"的手表去参加明争冷战的初中同学聚会吗?2. 即使它的价格是168万?
  国产手表到底要不要做奢靡品的梦?这与其说是策略题目,不如说是自知之明的题目.1955年制造出第一块国产腕表的海鸥曾有着灿烂的过去,它的品牌价值在于"国民手表"的公共记忆,拜计划经济体系体例之赐,它曾经垄断了渠道、资源和人力.这个品牌并不是由于一些诸如家族、传奇、匠艺之类陈词谰言而建立起来的,把粗拙的表壳从钢质换成金质,把"海鸥"Logo换成花体字的"Sea-gull"并不算立地成佛的好办法.